2021福建農信社公告已發布,歷年福建農信社筆試以紙考形式進行,同時筆試內容包含經濟、金融、計算機、法律、財會、公基、三農、農信文化、普惠金融、市場營銷、時政等部分,相對而言考試知識點較多,需要提前備考。在此福建農信社招聘網對相關招聘信息進行了整理與匯總,大家可以提前了解,做好準備!
貨幣政策的目標體系包括:操作目標、中介目標、最終目標。
(一)操作目標
操作目標的選擇要符合可測性、可控性及相關性三個標準。
從西方各主要工業化國家中央銀行的操作實踐看,經常被選作操作目標的主要有短期貨幣市場利率,銀行準備金及基礎貨幣等。
1.短期貨幣市場利率
經常被選作操作目標的短期利率是銀行同業拆借利率。銀行同業拆借市場作為貨幣市場的基礎,其利率是整個貨幣市場的基準利率。中央銀行通過調控銀行同業拆借利率就可以改變貨幣供應量,以影響長期利率。
2.銀行準備金
銀行準備金是指商業銀行和其他存款機構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余額及其持有的庫存現金。銀行準備金的主要特點是不生息,或只有很低的利息。其用途主要有:(1)用于滿足客戶的提款要求;(2)用于滿足法定存款準備金要求;(3)用于同業銀行間的資金清算。
3.基礎貨幣
基礎貨幣又稱高能貨幣,是流通中的現金和銀行準備金總和。一般認為,基礎貨幣是比較理想的操作目標。就可測性而言,基礎貨幣表現為中央銀行的負債,其數額隨時反映在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很容易為中央銀行所掌握。其次,基礎貨幣中的通貨可以由中央銀行直接控制;銀行準備金總量中的非借入準備金中央銀行可以通過公開市場操作隨意加以控制;借入準備金雖不能完全控制但可以通過貼現窗口進行目標設定,并進行預測,有較強的可控性。再次,根據貨幣乘數理論,貨幣供應量等于基礎貨幣與貨幣乘數之積,只要中央銀行能夠控制住基礎貨幣的投放,也就等于間接地控制住了貨幣供應量,從而就能夠進一步影響到利率、價格及國民收入,以實現其最終目標。
(二)中介目標
1.貨幣政策中介指標
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是介于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工具與貨幣政策終極目標之間的目標。是為實現貨幣政策目標而選定的中間性或傳導性的金融變量。
2.貨幣政策中介目標選擇
可測性;可控性;相關性;抗干擾性。
3.中介指標
常用的中介指標主要包括長期利率、貨幣供應量以及銀行信貸規模。
(三)最終目標
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目標為:穩定物價、充分就業、促進經濟增長、平衡國際收支。
1.穩定物價
所謂穩定物價,就是指在某一時期,設法使一般物價水平保持大體穩定。貨幣政策目標不是簡單地抑制物價水平的上升,而是保持物價總水平的基本穩定。各國都把反通貨膨脹、穩定物價當作主要目標。
2.充分就業
充分就業并不意味著每個人都有工作,或每個勞動力在現行工資率下都能有一個職位。失業率為多少才是充分就業,只能根據不同的經濟發展狀況來判斷。
3.經濟增長
經濟增長是指一國人力和物質資源的增長。經濟增長的目的是為了增強國家實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衡量經濟增長最常用的方法是剔除價格因素后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
4.國際收支平衡
各國中央銀行貨幣政策中國際收支平衡的目標,就是要努力實現一個國家對外經濟往來中的全部貨幣收入和貨幣支出大體平衡或略有順差、略有逆差。避免長期的大量順差或逆差,使國際收支經常處于大體平衡。判斷失衡與否主要看自主性交易平衡與否,是否需要調節性交易來彌補。
貨幣政策目標間的關系:一般情況下,充分就業和經濟增長可同時達到,但其他目標間存在著沖突性。
(四)貨幣政策目標的選擇
各國貨幣政策的目標,表述有差異。同一國家,在不同時期,貨幣政策的目標也在演變。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確定的貨幣政策目標為:“保持貨幣幣值的穩定,并以此促進經濟增長”。
相關推薦: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第2講【行長講農信】關于農信社的10086個疑問,行長面對面解答
21-03-02開課
第3講【神秘大咖講經濟金融】小白聽得懂!經濟金融解題有方法有技巧
21-03-04開課
第4講【神秘大咖講行測】一次教會!數量關系|資料分析|判斷推理|言語理解與表達
21-03-09開課
21-03-01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