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已結束,面試時間:2020年1月4--7日(具體時間請以當地教資公告為準)。福建教師資格考試網為各位考試整理了2019下半年全國教師資格證面試試題及解析匯總(精選),本次教資面試試題來源于學員回憶,與真實試題存在偏差,僅供參考。
高中化學《電解質》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環節一:實驗導入
【展示實驗】播放氯化鈉、鹽酸及酒精水溶液導電的實驗,讓學生觀察現象。
【學生回答】氯化鈉水溶液和鹽酸都可以導電,而酒精的水溶液不能導電。
【提出問題】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其實這節課就來探究“電解質”。
環節二:探究新知
【提出問題】NaCl、NaOH和HCl等物質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產生能夠自由移動的水合離子,或者把NaCl、NaOH等固體加熱至熔融,它們會產生自由移動的離子,那么共同特點是什么?
【學生回答】都可以導電。
【教師講解】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叫做電解質。
【提出問題】常見的電解質有哪些?
【學生回答】常見的酸、堿、大多鹽。
【教師講解】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融融狀態下產生自由移動的例子的過程稱為電離。電解質的電離通常用電離方程式表示。電解質溶于水后生成水合離子,但為了書寫方便,常寫成簡單離子的形式。
【提出問題】那硫酸、氫氧化鈉和氯化鈉的電離方程式如何書寫?
【學生回答】H2SO4=2H++SO42-,NaOH=Na++OH-,NaCl=Na++Cl-
【提出問題】結合電離方程式發現了什么?
【學生回答】 HCl、H2SO4等酸在水溶液中都能電離出H+,而且溶液中所有的陽離子都是H+。NaOH、Ca(OH)2等堿在水溶液中都能電離出OH-,而且在溶液中所有的陰離子都是OH-。NaCl、(NH4)SO4等鹽溶液中可電離出金屬陽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
【提出問題】從電離的角度如何理解酸、堿?
【學生回答】從電離的角度看,酸是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堿是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教師講解】蔗糖、酒精等化合物,無論在水溶液還是熔融狀態下均以分子形式存在,因而不能導電,這樣的化合物叫做非電解質。
【提出問題】常見的非電解質有哪些?
【學生回答】葡萄糖、淀粉、油脂等有機化合物大多數是非電解質。
【提出問題】如何去區分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學生回答】看是否能夠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狀態下導電。
環節三:拓展提升
【提出問題】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能夠導電的化合物一定是電解質
B.電解質是指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
C.酸、堿、鹽屬于電解質
D.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存在的形式有分子和離子
【學生回答】A。能夠導電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電解質,如金屬中的鋁和銅也能夠導電,但是不屬于電解質。
環節四:小結作業
學生總結歸納本節課所學主要知識,表述學習心得。
作業:查找資料了解電解質的分類。
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1.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有何不同?
【參考答案】
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的不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強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是以離子的形式存在,弱電解質在溶液中以分子和離子的形式存在;2.強電解質的電離方程式書寫時用等號,弱電解質的電離方程式書寫時用可逆號;3.強電解質包含強酸、強堿和大多數鹽類,弱電解質包含弱酸、弱堿和水等。
2.二氧化碳、氨氣溶于水可以導電,所以說二氧化碳、氨氣是電解質,此說法是否正確?
【參考答案】
此說法是錯誤的,因為二氧化碳、氨氣溶于水可以導電的原因:二氧化碳溶于水,與水化合生成的是碳酸,氨氣溶于水,與水化合生成的是一水合氨,是碳酸和一水合氨導電,所以說它們是電解質,而二氧化碳和氨氣是非電解質。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